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人防志愿者
 
人防志愿内容
编稿时间: 2021-07-12 10:08 来源: 市人防办  
 

第一课 人民防空志愿者及其队伍的职责

大力开展人民防空志愿者队伍建设是人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防

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与国际民防接轨的正确选择。人防志愿者工作是社会关

注、百姓受益、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是用志愿者无私的力量来补充、充实保障

民生安全服务的民心工程。

一、关于志愿者的基本概念

搞清楚志愿者的一些基本概念,对于我们正确了解、组织、履行志愿者及

其队伍的职责来说是必须具备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

(一)什么叫志愿者

志愿者(英文Volunteer)联合国将其定义为“不以利益、金钱、扬名为目

的,而是为了近邻乃至世界进禅贡献活动者”,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

能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而不关心报酬、奉献个人的时间及精神的人。根据中国的

具体情况来说,志愿者是这样定义的“自愿参加相关团体组织,在自身条件许可

的情况下,在不谋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回报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社会现

有资源,自愿奉献个人可以奉献的东西,为帮助有一定需要的人士,开展力所能

及的、切合实际的,具有一定专业性、技能性、长期性服务活动的人。”

志愿者也叫义工、义务工作者或志工。他们致力于免费、无偿地为社会进步

贡献自己的力量。志愿工作是指一种助人、具组织性及基于社会公益责任的参与

行为。

(二)志愿者产生的简要历史沿革

志愿者本身自古以来已经存在,古时候的赠医施药可被视为志愿者的雏型。

西方志愿者起源的重要概念建基于罗马时代的博爱精神和基督教的宗教责任及

救赎观念,透过义务工作表现出人性的爱及弘扬宗教的善性。而近年志愿者制度

的确立,是为了弥补政府对社会支援的不足,结合政府、商界及民间的力量为社

会上有需要的人士服务。

据北京大学志愿服务和福利研究中心(2002年7月16日正式成立,该中心是我国第一家专业从事志愿服务和福利研究与培训的机构。)丁元你主任介绍,中国最早的志愿者来自联合国志愿人员组织。1979年第一批联合国志愿者来到中国偏远地区,从事环境、卫生、计算机和语言等领域的服务。20世纪80年代中期,民政部号召推进社会志愿服务,天津和平区新兴街就是早期开展社区服务

的典型。90年代初,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成立。

志愿者不仅进入了中国,还有南北两个叫法:北方称之志愿者;南方则叫义

工。香港、台湾两地叫义工,台湾设有专门的“义工法”。

志愿服务最近几年越来越成为一种国际潮流。西方有学者专门指出,“如果

说人类发展前500年是技术革命带动全球的经济发展,那么今天人类正处于一个

十字路口,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后500年社会学、社会服务将成为地球上生存

的重点,人类也将开始重新习袒自己。”1985年12月17日,第四十届联合国

大会通过决议:从1986年起,每年的12月5日为“国际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志

瘫厚人员日”。简称国际志愿人员日。

(三)志愿者的分类及特征

1、分类:

志愿者所从事的服务众多,包括教育、环保及福利等范畴,服务的方式及时

间有差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划分志愿者的种类:

第一种是以职权划分,可分为政策制定、直接服务及庶务类;

第二种是以服务时间划分,可分为定时性及临时性;

第三种是以服务类型划分,可分为福利类、教育类及文化类等;

第四种是以服务内容划分,可分为行政性、专业性及辅助性。

那么,人民防空志愿者是属于哪种类型呢?我们认为应该是属于专业性直接

肆跟务的福利类志愿者,从服务时间_来讲,可以有定时性和临时性两种类型。

2、特征:

(1)志愿者的工作是无偿的,不是打工,是不计报酬的;

(2)志愿者不是救世主,与服务对象处于平等、互相尊重的地位;

(3)志愿者不仅是给予别人帮助,同时自己也得到了收获一一自我的成长;

(4)志愿者的出发点不是好奇心的满足,而是对社会的回报;

(5)志愿者不是指挥者、教育者,而是用生命去影响生命。

志愿者活动使人们获得一个深入接触社会实际、真实了解与认识中国国情的

极好机会,这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生活阅历,还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强化了人

们的社会责任感,这对改善社会风气,张扬敬业精神起积极作用;通过志愿服务

培训和实际工作,增强了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和帮扶弱势群体意识,使他们学会

与人团结合作,依靠团队力量去共同完成任务。通过提高服务技能、树立帮扶意

识,使他们从中学会关心他人,并延及关心整个社会;学习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并延及服务于整个社会和人民的犁益。

由于志愿者服务的目标不是为了追求任何物质、金钱及相关利益的回报,因

此不能单靠命令及控制来操纵志愿者,而是要运用不同的手法来鼓励志愿者持续

投入服务。

我们相信,很多人是基于“做志愿者是义务性工作,是不求酬劳的奉献工作”

的理念而担任志愿者。但是热情易发,想要持久却很不容易。由于可能对志愿者

团体的一些做法有意见;对一些现象看不惯;对如何推动工作发生争执;自觉不

被重视;在投入的过程中遭到一些有意无意的伤害等,开始心灰意冷、失去了热

诚,认为“悠闲的好日子谁不会过?在家喝茶、看报都比到这里受气好!”“出

钱出力哪里不能去,你们不要我,还有别人要”等等。因此失去了继续从事志愿

者工作的热情。这些,都与对志愿者团体的特质认识不清,对志愿者工作认知不

足,以及自我调适不良所致。

虽然,每个志愿者都说自己是来奉献的,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心而来或为回馈

人群和社会;或图扩展事业人脉;或为积功德;或求福报;或者只想逃避关在家

中的沉闷,动机不一而足。他们不求有形的物质或金钱的报酬,但潜意识中仍然

渴求精神层面的无形报酬,也就是藉由志愿者工作来证明自己是有用的,是被需

要的,由付出中肯定自己生命的存在,也藉此获得归属感。

如果志愿者真是以欢喜心来奉献,那么在奉献的过程中,应该是自己快乐,

别人也平安才对。很显然地,仅是“义务奉献”恐怕不足以胜任志愿者工作,除

了“不求报酬”外,还应有其他的心理准备,才能成为长期的、快乐的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这是志愿者精神的概括,它又可以扩展为“无

私奉献、友爱互助、共同进步”三句话。

无私奉献:

志愿服务是一种不计报酬的行为,它的实现是建立在志愿者向服务对象或是

有关公益机关奉献出自己的时间、才能、精力、金钱,不求回报的基础上的。志

愿服务提倡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即在服务中想的更多的是服务对象,是我们的

伺伴、组织,是将方便留给别人,是忘我的、积极的,同时也是快乐的、幸福的,

因而也会是高效的、高质量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认清无私奉献,不计任何报酬不等于无所得,不等于我们没有追求。我们追求的是真、善、美,是社会的和谐与温情,所得是心灵的满足,是灵魂的升华。希望用自己的爱、自己的行动去为苦难中挣扎的人们做点什么,

乳去呼唤温情以消减冷漠,去感染更多的人以此来营造和谐温情的社会氛围。

互助友爱:

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渐疏渐远,虽然在内心大家对爱的渴望是那

么的强烈,却因为对社会上存在的欺骗、虚假太多而寒心等种种原因,因此大都

不愿主动敞开心门。而志愿者则是心中充满着爱,身上洋溢着爱的人,是主动打

簇开心门的人。他们用自己无私的奉献点燃人们内心深处的爱之火,打开爱之门,

浪让这个世界充满光明与温情。

共同进步:

通过众多志愿者长期不懈的志愿服务,达到服务对象、志愿者本身、志愿组

织机构乃至整个社会得到一个共同进步的结果。

要防止志愿者自主性的丧失,防止形式化、功利化、官僚化,使志愿者组织

的管理工作陷入被动甚至恶性循环现象的发生。

二、人民防空志愿者及其队伍的职责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人防志愿者,我认为除了具备在第一个问题中所讲的一般

志愿者应具备的思想基础、心理素质等条件外,应该对人防的基本概念、专业知

识等有一个比较熟悉的了解,我们总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吧!因此,在

这里我首先简单介绍一下“人’民防空”的定义及城市人民防空的主要任务,人防专业队的设置等一些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人民防空?

人民防空简称“人防”(国伙一般称为“民防”),是国家根据国防需要,

动员和组织群众采取防护措施,防范和减轻空袭危害,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

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活动。主要包括防空袭人员掩蔽、防空

袭人口疏散和消除空袭后果。

(二)城市人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自古以来,人们就建城以防卫,设市而通商。我国的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

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兴城市,是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军事要地和交通、

通信枢纽,人口密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战时必然成为敌空袭

的重要目标。因此,城市是人民防空的防护重点,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

争中,城市防空袭斗争的基本任务主要是:组织对空侦察和防空袭警报报知;组

织城市人口疏散和掩蔽;组织重要政治经济目标的防护;组织对城市的管制;组

织消除空袭后果。特殊情况下,还要组织民兵防空部(分)队进行抗击作战。

(三)人民防空有哪些专业队伍?

人民防空专业队伍,是根据平时进行防空袭准备和战时消除空袭后果的需要,按照专业系‘统组成的担负人民防空勤务的群众性组织,是人民防空袭斗争的骨干力量,也是平时协助有关部门抢险救灾的重要突击力量。根据《人民防空法》的规定,人防专业队包括抢险抢修、医疗救护、消防、治安、防化防疫、通信、运输七种队伍。

人防志愿者队伍可成立8支分队,其中比照人防专业队伍成立相应的7支分

队,同时根据需要增加一支宣传教育分队。

(四)人防志愿者及其队伍的职责可以明确为以下几点:

1、带头认真学习《人民防空法》及相关的人防法规和政策。

2、积极参加人防知识培训和各种人防演练活动,提高防空防灾意识与自救

互救应急救援能力。

3、熟知防空警报信号‘国家规定防空警报信号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

解除警报三种),听到警报信号后能迅速告知周围群众,并带领群众采取正确的

防护行动。

4、了解可能遭空袭的目标和周围已建的人防工程及空旷地的位置,熟悉本

社区人员紧急疏散路线和疏散程序。需要时,主动协助人防专业队人员组织群众

按人防要求进行疏散隐蔽。

5、根据需要和人防部门的安排,协助人防专业队参加平时区域性灾害事故

二的应急救援和战时防空救灾行动。参加行动时要听从指挥,主动协同,努力完成任务。

6、关心社区周围的人员变化,协助做好战时治安、防空管制和重要目标地

域的安全保卫工作。

7、关心人防警报、工程及其它人防设备设施的维护情况,主动协助人防主

管部门加强维护管理。发现有破坏、损毁人防设备、设施或不按规定建设人防“结

燕建”_工程等情况,及时加以制止并报告人防主管部门。

8、积极开展人防宣传教育活动,推动人防安全知识普及。

9、完成人防主管部门、防灾救灾应急指挥中心布置的其它任务。

人防志愿者的职责我们可以把它简要归纳为“五大员”,即:宣传员、信息

员、引导员、救护员、战斗员。

宣传员一一平时向周围群众开展人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人防

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发挥身在社区、心贴群众的优势,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为公众喜闻乐

见的人防宣传教育活动。除了墙报、黑板报、文化室、俱乐部等宣传阵地,还可

以设置人防宣传画廊,开辟“人防志愿者活动室”,有的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办“小

电视台”、“小广播台”,开辟民防知识宣传专栏,在“社会保障中心”常年开

设“人防咨询”,由人防志愿者轮流值班,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

我有所行。

信息员一收集基层灾害事故隐患信息,协助有关部门及时监控灾情或隐患

并加以处置,为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人防志愿者平时生活在社区基层,容易及时发现本社区的各类灾害事故隐

患,可以直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对一些较大的灾情,可以迅速向人防等有关部

门报告。战时在遭空袭后,及时向人防有关部门和防空指挥部门报告所在地人员、

物资损失情况。

引导员一一在发生灾害(事故)或遭到空袭时,人防志愿者一方面要协助有

关部门稳定群众情绪,另一方面要利用自身对人防工程及空旷地位置,人防疏散

路线及程序较为熟悉的优势,引导周围群众及时安全疏散或就地就近采取正确的

隐蔽行动,尽量减少灾害事故造成的损害。

救护员一一在第一时间里因地制宜开展相应的救援、疏散工作,有利于把灾

害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及时控制其蔓延的趋势。

现在城市灾害事故发生,一般带有波及面广、次生灾害发生机率大等特点,这就需要灾害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救援,力争把灾

害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或及时控制其蔓延的趋势。人防志愿者到达现场后,要利

用自身掌握的专业技能,积极开展救护。用我们的聪明才智,把防灾救灾的知识

献给人民;用我们的勇敢和坚定,替民消灾,为民造福。作为人防志愿者,他所

掌握的人防知识和技能,在造福他人的同时,还可以为自己和家人在防空防灾时

提供保护,减少伤亡和损失。

战斗员一一城市人民防空指挥机构在防空袭斗争中还肩负有统一指挥民兵

高炮等防空力量积极进行抗击作战,打击空袭敌机和巡航导弹,保卫城市的重要

目标任务,人防志愿者也应竭尽所能,按照有关部门和人防志愿者队伍的安排,

勇敢地参加对敌作战,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

人防志愿者队伍的组建,是依据《人民防空法》及有关志愿者队伍组织管理

办法,在公民自愿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个人的专业技能和救援工作的需要而着手

进行的。

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类抗击风险的能力大大加强。但因工业化的来临及

市场经济的确立,许多风险在范围程度和发生的频率上不是缩小而是被放大,有

一些风险还以不同于以往的面目呈现出来。面对这些普通化的风险和许多复杂的

社会问题,仅仅依靠政府的主导力量是不够的。在社会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

今天,调动各种社会资源,让多种力量发生聚合作用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而在公

民个人层面上,建立一支在职业之外的志愿者队伍,因志愿的精神感召而聚合在

一起,他们不受法律强制,为改进社会提供福利而付出了自身的力量和智慧。他

们的行动表明,各种民间资源都具有独特价值,对促进社会公平、平衡贫富差距、

缓解社会冲突、营造安全和谐的社会氛围,提高互助互爱的良好环境,推动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课人民防空基本防护手段

一一疏散及掩蔽

人民防空疏散与隐蔽,是减少人员伤亡、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措施,是城

市防空袭斗争的重要内容。

一、防空疏散行动

人民防空疏散行动是指战时为防备敌空袭,将可能遭敌空袭地区的人员、

重要物资和设备撤离或搬迁,并安置在较为安全地区的行动,是人民防空行动的

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在战争爆发前组织实施,也称战备疏散。其目的是最大限度

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战争实替表明,城市是敌空袭的重点,故人民防空

疏散主要指城市人民防空疏散。

人民防空疏散行动的特点

突然性大,被动性强

疏散人口多,行动规模大

临战疏散任务重

组织指挥难度大

人民防空疏散行动的内容

人民防空疏散行动通常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建立疏散组织指挥机构

广泛收集敌空袭信息

完善疏散计划

合理确定疏散对象

准确把握疏散时机

科学选定疏散种类

选择正确的疏散方法

人民防空疏散行动的程序

人民防空疏散行“涉及面广、指挥控制难度大,必须按照科学的程序“织

于实施。主要包括受领任务后的组织准备工作、集结、向疏散地区开进、至。达疏散地区后的工作。

受领任务后的组织准备工作

集结

想疏散地区开进

到达疏散地区后的工作

组织实施人民防空疏散行动的基本要求

组织实施人民防空疏散行动,必须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在城市人民防空指挥部的同意意图和计划下,坚决执行命令,自觉遵守纪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完成各种疏散任务。

集中主要力量,实施重点疏散

充分准备,快速应变

加强组织指挥,确保指挥不间断

善于在夜间行动

主动配合,密切协同

实施集中统一的指挥

二、人民防空稳蔽行动

人民防空隐蔽行动,包括利用地形地物、人民防空工程以及地下设施实施

掩蔽。是放敌空袭、有效保存自己的又一重要措施,对于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维护城市社会稳定,.激发人们必胜信心,为其他防空袭行动提供人力、物力支持具有重要作用。

人民防空隐蔽行动的特点

人民防空隐蔽行动通常在敌空袭前实施,有时也伴随着空袭的开展而展

开,并随着敌空袭的结束而结束,主要有以下特点:

行动规模大

被动性突出

组织指挥困难

人民防空隐蔽行动的内容

隐蔽准备阶段

隐蔽实施阶段年

人民防空隐蔽行动的程序

接到预先警报信号时

接到空袭警报信号时

敌实施空袭时

组织实施人民防空隐蔽行动的基本要求

拓宽信息畅通渠道,变被动为主动

充分利用人民防空工程工事,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防护功能

巧妙利用地形地貌隐蔽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指挥方式

三、人防志愿者在疏散和掩蔽行动中发挥的作用

战争状态下,城市人口的疏散和掩蔽行动,牵涉到城市管理的众多部门,

几十万人口的吃、穿、住、行、卫生医疗、教育学习、生理和心理防护等各个方

面,需要指挥部门调动大量的指挥、疏散、保卫、保障人员,除了平时政府各部

门的公务人员之外,需要大量的志愿人员参与其中。根据城市人口疏散和掩蔽行

动的特点和内容程序,人防志愿者有以下几个方面工作需要做:

熟悉了解城市人口疏散道路走向和路况,以及迂回道路和集结地区的情况

熟悉了解城市紧急掩蔽场所所在位置及周边道路交通、医疗救护、供应保

障等情况

熟悉了解城市人防指挥部门指挥程序和各种标志、标识情况。

熟悉了解城市重点目标以及重点目标周边人员分布、道路交通、医疗救护、

保障供应点情况

熟悉了解城市人口疏散地城钓基本情况(包括地理环境、医疗救护、供应

保障、指挥程序等)

熟悉掌握人防部门各种通信、联络、警报报知信号使用手段和具体使用情

熟悉了解地方各种空袭兵器和炸弹、导弹使用和作用情况

熟悉掌握各种复杂战场环境下,民众心理防护手段和方法措施

熟悉掌握应付各种空袭的防护手段和方法

熟悉掌握简单的医疗急救手段和方法

第三课临危心理干预及常用技术

大工业的发展带来的重大事故或自然灾害导致的事故后果常常可以和战争

相提并论,其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恐慌和应急时产生的心理危机已经影响人们正常

生活,并逐渐被人们重视。因此,心理危机干预已经逐渐成为抢险救灾的一个当

然的组成部分,心理干预技术已经成熟,在国际上普遍被采用。当突发事故发生

或遇到突发事件伤害时,克服紧张情绪,沉着冷静并学会如何与人沟通,解决各

种应急状态时的心理障碍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一、临危心理干预概况

目前,心理危机干预已经频频出现在中国大众的视野中,人们对这方面的需

求越来越强烈。我国每年的各美自然灾害,加上人为事故、交通意外、暴力事件

等,创伤性事件并非罕见。而且,每一个受害者都会影响20一30人,这样构成

了不容忽视的一个巨大群体。据统计,每年平均约有两亿中国人受到程度不等的

心理影响。

有据可查的中国第一例心理危机干预是在1994年。1994年12月8日,新

疆克拉玛依市友谊宾馆发生火灾,造成323人死亡。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应邀派

人参加了与烧伤科等共同组成的抢救组,对伤亡者家属的心理危机进行了为期两

个月的干预工作。在参考国外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完成大量的工作,并且效果非常

良好。此后的河北省张北地震的现场、我国南方水灾灾区、河南洛阳大火的废墟

等灾害现场,都开展了相同的心理干预工作。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个体在遇到心理挫折与危机的时候,采取第三者介入治

疗分担的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并引导重新正常生活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精神

医学范畴的心理危机是指由于突然遭受严重灾难、重大生活事件或精神压力,使

生活状况发生明显的变化,尤其是出现了用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经验难以克服的困  难,以致当事人陷于痛苦、不安状态,常伴有绝望、麻木不仁、焦虑,以及植物

神经症状和行为障碍。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针对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个人及时给予

适当的心理援助,使之尽快摆脱困难。

引起危机的常见原因有:急性残废或急性严重疾病;恋爱关系破裂;突然失

去亲人(如父母、配偶或子女)或朋友,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或关系破裂;失

去爱物;破产或重大财产或住房损失;重要考试失败;晋升失败;严重自然灾害,

如火灾、洪水、地震等。

每个人对严重事件都会有所反应,但不同的人对同一性质事件的反应强度及持续时间不同,心理危机的正常应对有三阶段:第一阶段(立即反应),当事者表现麻木、否认或不相信;第二阶段(完全反应),感到激动、焦虑、痛苦和愤怒,也可有罪恶感、退缩或抑郁;第三阶段(消除阶段),接受事实并为将来作好计划。危机过程持续不会太久,如亲人或朋友突然死亡的居丧反应一般在6个月内消失,否则应视为病态。t

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减少心理危机对社会群体和个体的影响以保证人们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研究不同群体突发事件带来的心理危机显得尤为重要。在心

理危机干预中,还必须重视对抢险救援人员的心理疏导。他们面对一片狼藉的灾

难现场,面对破碎的尸体、倒塌的房屋,心灵所遭受的刺激是可想而知的。应急

心理干预技术也是减轻危机带给人们身体和心理损害影响的有利措施。

二、临危心理干预基本原则

(一)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与整体救灾工作结合起来,以促进社会稳定为前提,要根据整体救灾工作的部署,及时调整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重点。

(二)心理危机干预活动一旦进行,应该采取措施确保干预活动得到完整地开展,避免再次创伤。

(三)对有不同需要的受灾人群应综合应用干预技术,实施分类干预,针对受助者当前的问题提供个体化帮助。严格保护受助者的个人隐私,不随便向第三者透露受助者个人信息。

(四)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危机干预,明确心理危机干预是医疗救援工作中的一部分,不是“万能钥匙”。

三、临危心理干预工作内容及目的

(一)心理干预工作内容

1、综合应用基本干预技术,并与宣传教育相结合,提供心理救援服务。

2、了解受灾人群的社会心理状况,发现可能出现的紧急群体心理事件苗头,

及时向上级报告并提供解决方法。

3、通过实施干预,促进形成灾后社区心理社会互助网络。紧急心理危机干

预的最佳时限为灾难发生后的4周以内,主要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和心理危机援

助。

(二)心理干预的目的

1、积极预防、及时控制和减夔灾难的心理社会影响;

2、促进灾后心理健康重建;

3、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众心理健康。

四、临危心理干预目标人群

(一)心理危机干预人群分为四级

第一级人群:灾难亲历的幸存者,如死难者家属、伤员、幸存者。

第二级人群:灾难现场的目击者(包括救援者),如目击灾难发生的灾民、现

场指挥、救护人员(消防、武警官兵、医疗救护人员、其他救护人员)。

第三级人群:与第一级、第二级人群有关的人,如幸存者和目击者的亲人等。

第四级人群:后方救援人员、灾难发生后在灾区开展服务的人员或志愿者。

干预重点应从第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一般性宣传教育要覆盖到四级人群。

(二)目标人群评估、分类制定干预计划

评估目标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将目标人群分为普通人群、重点人群。对普通人群开展心理危机管理;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危机援助。

五、临危心理干预队伍的组成

(一)心理救援医疗队。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可有临床心理治疗师、精神科护士加入。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也可以作为其他医疗队的组成人员。

(二)救灾地点心理危机干预队伍。以精神科医生为主,心理治疗师、心理咨询师、精神科护士和社会工作者为辅。适当纳入有相应背景的志愿者。在开始工作以前对所有人员进行短期紧急培训。

六、常用临危心理干预技术

(一)普通人群

普通人群是指目标人群中经过评估没有严重应激症状的人群。

对普通人群采用心理危机管理技术开展心理危机管理。从灾难当时的救援,

到整个事件的善后安置处理,都需要有心理危机管理的意识与措施,以便为整个灾难救援工作提供心理保障。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灾难中的普通人群进泞妥善安置,避免过于集中。

在集中安置的情况下建议实施分组管理,最好由熟悉的灾民一起组成,并在

每个小组中选派小组长,作为与心理救援协调组的联络人。对各小组长进行必要

的危机管理培训,负责本小组的心理危机管理,以建立起新的社区心理社会互助

网络,及时发现可能出现严重应激症状的人员。

2、依靠各方力量参与。建立与当地民政部门、学校、社区工作者或志愿者

组织等负责灾民安置与粤务的部门‘组织的联系,并对他们开展必要的培训,让

他们协助参与、支持心理危机管理工作。

3、利用大众媒体向灾民宣传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应对灾难的有

效方法。

4、心理救援协调组应该积极与救灾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协调好与

各个救灾部门的关系,保证心理危机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对在心理危机管理中发

现的问题,应及时向救灾指挥部汇报并提出对策,以使问题得到及时化解。

(二)重点人群

重点人群是指目标人群中经过评估有严重应激症状的人群。

对重点人群采用“稳定情绪”、“放松训练”、“心理辅导”技术开展心理危机

救助。

1、稳定情绪技术要点

(1)倾听与理解。目标:以理解的心态接触重点人群,给予倾听和理解,并做适度回应,不要将自身的想法强加给对方。

(2)增强安全感。目标:减少重点人群对当前和今后的不确定感,使其情绪稳定。

(3)适度的情绪释放。目标:运用语言及行为上的支持,帮助重点人群适当释放情绪,恢复心理平静。

(4)释疑解惑。目标:对于重点人群提出的问题给予关注、解释及确认,减轻疑惑。

(5)实际协助。目标:给重点天群提供实际的帮助,协助重点人群调整和接受因灾难改变了的生活环境及状态,尽可能地协助重点人群解决面临的困难。

(6)重建支持系统。目标:帮助重点人群与主要的支持者或其他的支持来源(包括家庭成员、朋友、社区的帮助资源等)建立联系,获得帮助。

(7)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灾难后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应对知识,帮助重点人群积极应对,恢复正常生活。

(8)联系其他服务部门。目标:帮助重点人群联系可能得到的其他部门的服务。

2、放松训练要点

包括:呼吸放松、肌肉放松、想象放松。分离反应明显者不适合学习放松技

术。(分离反应表现为:对过去的记忆、对身份的觉察、即刻的感觉乃至身体运

动控制之间的正常的整合出现部分或完全丧失)。

3、心理辅导要点

通过交谈来减轻灾难对重点人群造成精神伤害的方法,个别或者集体进行,自愿参加。开展集体心理辅导时,应按不同的人群分组进行,如:住院轻伤员、

医护人员、救援人员等。

(1)目标在灾难及紧急事件发生后,为重点人群提供心理社会支持。同时,

鉴别重点人群中因灾难受到严重心理创伤的人员,并提供到精神卫生专业机构进

行治疗的建议和信息。

(2)过程:第一,了解灾难后的心理反应。了解灾难给人带来的应激反应表现和灾难事件对自己的影响程度。也可以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评估。引导重点人群说出在灾难中的感受、恐惧或经验,帮助重点人群明白这些感受都是正常的。

第二,寻求社会支持网络。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的社会支持网络,明确自己

能够从哪里得到相应的帮助,包括家人、朋友及社区内的相关资源等。画出能为

自己提供支持和帮助的网络图,尽量具体化,可以写出他们的名字,并注明每个

人能给自己提供哪些具体的帮助,如情感支持、建议或信息、物质方面等等。强

调让重点人群确认自己可以从外界得到帮助,有人关心他(她),可以提高重点

人群的安全感。给儿童做心理辅导时,目的和活动内容相同,但形式可以更灵活,

让儿童多画画、捏橡皮泥、讲故事或写字。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小学三年级

以下的儿童可以只画出自己的网络,不用具体化在哪里得到相应的帮助。

第三,应对方式。帮助重点人群思考选择积极的应对方式;强化个人的应对

能力;思考采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会带来的不良后果;鼓励重点人群有目的地选择

有效的应对策略;提高个人的控制感和适应能力。讨论在灾难发生后,你都采取

了哪些方法来应对灾难带给自己的反应的?如多跟亲友或熟悉的人呆在一起、积

极参加各种活动、尽量保持以往的作息时间、做一些可行且对改善现状有帮助的

事等,避免不好的应对(如冲动、酗酒、自伤、自杀)。注意儿童的年龄差异,形式可以更灵活。鼓励儿童多跟同伴、家人在一起。要善于用儿童使用过的语言来传递有效的信息。

七、临危干预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对于受害者进行干预和救助主要是对其进行心理危机的干预。尤其对那些比较严重的受害者进行早期的心理干预能够阻止或减轻长期心理伤害和心理障碍

的发生机率,而.且对已经出现长期心理障碍的受害者进行心理治疗可以减轻他们的痛苦,帮助他们适应社会和工作环境。

(一)干预的原则干预的原则是对整个干预工作具有指导性作用的基本准

则,它贯穿于干预工作的始终,是整个干预工作的核心。

1、以人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将受害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基本

原则有:

①及时有效帮助。灾难性事故与事件中的受害者,一方面在生理上会受到不

同程度的损害,必须对其进行及时的医疗救助和各种社会援助;另一方面,尽快

地让受害者正视灾难,通过及时有效的帮助使受害人恢复到正常状态。

②正确对待事实。要帮助受害人认识到,灾难对受害人来讲是一场危机,为

了度过危机,自己必须调适,并且这种改变需要当事者一点一滴地去做,鼓励当

事者付诸实际行动。、’

③提供真实可信信息。需要让受害人了解灾难的真实信息与真实情况。受害

人只有敢于直面现实生活,才会有勇气面对灾难性事故与事件。

④勇于承担责任。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受害人的一个特征是对困境缺乏控制感

和把握感。只有个体开始为自己承担责任,并开始付诸行动,才能破除对失控感

的恐惧,才有力量面对灾难性事故与事件。

在干预过程中,干预工作者应该协助受害人制定短期计划帮助其克服目前的

困难。以及能适用于长期的应付方法,包括受害人自身的应付机制和周围环境能

够提供帮助的资源。

2、干预的基本方法与技术手段

干预的基本方法可以分为两个层次:干预的模式和干预的具体方法。灾难性

事故与事件的受害人其生理、心理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财产也会有一定损

失,必须进行干预。对其生理损害、财产损失的干预相对简单,而对其心理的危

机干预则比较复杂。对受害人的危机干预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强调的。    针对受害人生理损害、财产损失的干预有两种基本的模式:①医疗模式。在

灾难性事故与事件发生后,针对生理损害情况,及时派遣专业的医疗队伍对受害

人进行医疗救助;同时对遭受灾难的地区进行疾病防御,避免发生疫情以及其他

疾病。②社会救助模式。主要针对财产损失的情况,组织社会各界对受害人及受

害地区进行无偿援助,帮助受害人恢复家园,恢复正常的生活秩序。

针对受害人的心理损害,危机干预有3种基本的干预模式:平衡模式、认知

模式和心理转变模式。

(1)平衡模式。危机中的人会处于一种心理或情绪的失衡状态,在这种状

态下,原有的应付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平衡模式的目的

在于帮助人们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该模式最适合于早期干预。

(2)认知模式。该模式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尤其是通过认

识其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定部分,通过获得理性和强化思维中的理性和自强

的成分,使人们获得对自己危机的独制。

(3)心理转变模式。该模式认为,人是遗传天赋和从特别的社会环境中学

习的产物。因为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发展和成长,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社

会影响也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干预的目的在于与求助者合作,以测定与其有关的

外部和内部环境对个人产生的各种困难,以帮助他们选择替代他们现有行为态度

和使用环境资源的方法,结合适当的内部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帮助

他们获得对自己生活的自主控制.

第四课应急处理中的基本医护知识

急性疾病和意外创伤,是人们随时可能发生和遇到的,急救是否及时、妥

善,直接关系到病人的安危和预后。

一、急救基本常识

(一)急救原则一一救命、保存功能为先

急救首先是救命,因为许多原因可直接导致死亡。应及早采取能立即实施并

有效的措施使病人的生命得以延续。其次是保存人体重要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

这在外拐中尤其重要,使得受伤者不致因功能受损而致残,有利于伤后恢复。,

(二)密切观察生命指征,延续进行救治

人的意识、脉搏、呼吸、瞳孔和血压等是人体内在活动的一种客观反应,是

衡量机体状况的可靠指标,it气上称之为生命体征。抢救生命的第一步就是要密切观察这些生命体征,以便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或是否已死亡。

1、意识:要正确判断有无意识障碍。如患者处于嗜睡、昏睡状态,给强刺

激(针刺人中,手指用力按压眼眶等)有痛苦表情,大声呼叫有应答。深昏迷的

病人对任何外来刺激均无反应。此时不要惊慌和胡乱减叫,更不能随便摇动患者

的身体。

2、呼吸:判断有无呼吸,通过目测观察鼻翼及胸腹部有无起伏运动;也可

将身贴近病人的口鼻来感觉;呼吸微弱不易观察时,可用少许棉絮置于患者鼻孔

前,观察棉絮的摆动。

3、心跳与脉搏:观察心跳情况,可手摸患者颈动脉的搏动,注意不可用力

(否则会引起血压下降);或用手触摸左乳房附近有无搏动;还可用耳贴紧患者

左胸前听心跳。

如患者脉搏慢而有力,呼吸轩声增大是脑受严重压迫的信号。

4、瞳孔:正常时双侧面瞳孔等大等圆,光照射时(通常用手电筒)瞳孔缩小。如瞳孔两侧不对称或散大,或缩小如针尖,对光反射消失均提示病情危重。

沛、:冬了解休克的主要体征:血压降低,脉搏微弱、呼吸快而浅、四肢发冷、

势皮肤潮湿、面色苍白、口渴,但知觉存在,神君清飞

在密切观察生命指征的同时,抢救必须连续进行,以免病情恶化;如患者呼

吸,心跳已停止,仍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因短时间内人的大脑并未死亡,还

冬有救活的希望。

(三)减轻患者痛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严重创伤常造成患者剧烈疼痛,甚至可引起休克,此时止痛、固定骨折成为

最重要的急救方法。折断的骨头,暴露的创口极易感染而致骨髓炎、败血症、尖

锐的骨折端还易刺破血管、损伤神经,因此,急救时应注意防止并发症发生。

(四)及时抢救,及时呼叫救护车

遇紧急情况一定要及早进行抢救,争分夺秒。据资料报道,美国每年死于心

血管疾病患者约100万,其中一半举上死于去医院之前,有幸到医院者,病死率

明显下降。

心搏骤停的严重后果以秒计算:

心搏骤停的时长

严重程度

10秒                         意识丧失,突然倒地

30秒                              全身抽搐

60秒                          自主呼吸逐渐停止

3分钟                          开始出现脑水肿

6分钟                        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

8分钟                    “植物生存状态”、“脑死亡”

所以强调“黄金6分钟。

复苏的成功率与开始CPR的时间密切相关:

心搏骤停CPR开始的时间

CPR成功率

1分钟内                             >90%

4分钟内                              60%

6分钟内                              40%

8分钟内                              20%

10分钟内                              0%

在现场抢救的同时,及时与急救中心联系(全国各省市急救中心号码均为

120)打电话时要镇静,准确说明病人患病或受伤的时间、地点、症状、暂时已

作的处理及联系电话等。

二、急救基本操作

现场急救的基本技术主要有以下五项: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一)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是指针对呼吸和循环

衰竭或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呼吸替代病人的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

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诱发心脏的自主搏动。根据循证医学研究结果,美国心脏病

协会颁布了《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并建议向全球范围推广,

2005年新版,提出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

徒手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利用人工的方法使患者迅速建立有效的循环和呼吸,恢复全身的血氧供应,防止加重脑缺氧,促进脑功能恢复。

及时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是初期复苏成功的基础,指南中提出了生存链的概

念(见图1 ),包括四个环节:尽早识别、呼叫,尽早进行基本CPR,尽早电除颤,

尽早加强治疗。上述四方面是决定复苏成功的重要环节,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并

互为因果。

1、尽早识别:要求在10秒钟内通过听、看、触诊等方法判断呼吸、心跳是否停止。指南中指出,非专业人士无需对脉搏检测,对无反应和无呼吸的患者先进行2次呼吸,观察有无活动迹象,如无正常呼吸、咳嗽和肢体活动等应立即进行心外按压等初级复苏、现场急救。

2、尽快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复苏时应采取枕仰卧体位,将患者置于坚固平面上,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若是软床,则复苏时应在患者后背加垫质地较硬的平板。如患者有外伤史,在X线明确颈部情况之前,应加戴颈托,采取轴向搬动患者身体的方法以防脊髓损伤。基本生命支持主要包括A、B、C、D四部分:

A(airway)维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患者最常见呼吸道梗阻原因是舌后坠和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呕吐物,消除方法包括:清除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物,向前托下领、提下颠或头后仰等方法。有条件时(后期复苏)可通过放置口咽或鼻咽通气道、食管堵塞通气道或气管内插管等方法,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B(breathing)人工呼吸

以耳靠近病人口和鼻,以听或感觉气流,并观察病人胸廓,如无起伏则表示呼吸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人工通气方法包括口对口呼吸和口对面罩呼吸。

C(circulation)有效的心脏按压能维持心脏充盈和搏出,诱发心脏的自律性搏动,并可能预防生命重要器官(如脑)因较长时间缺氧而导致的不可逆性改变。推荐按压频率为100次/分,无论是一人复苏还是两人复苏按压/呼吸比均应保持在15: 2。

D(Defibrillation)电除颤

新指南中特别强调早期电除颤在复苏成功中的重要地位。研究显示,每提前

1分钟实施电除颤,可提高复苏成功率7一10%。因此推荐院内患者最好在3分

钟内实施电除颤,院外患者在5分钟内实施电除颤。

3、尽早加强治疗:包括应用辅助仪器,如简易呼吸球囊、气管内插管、呼

吸机等建立并维持有效的人工呼吸和循环。当吸入空气时通气量为l0ml/kg,当

吸入气中Fi02>40%,则通气量为6一7m1 /kg;连接12导心电图,尽快识别是否有心梗及心律失常;开放静脉,辅助必要的药物治疗;迅速对原发疾患做出诊

断并作相应治.疗;重点注意重要器官的功能保护和治疗。

虽然气管内插管是可靠有效的人工通气方式,但技术要求高,需要一定时间,

如果插管不顺利,有可能延误抢救时机。应用正确时,简易呼吸球囊能达到与气

管内插管人工通气一样有效的通气,因此在急救复苏中选择哪种通气方式,要根

据病情和医师的插管技术而定。

心搏停止时,应首先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尽快建立静脉通道,同时考虑对症

药物治疗。首选静脉内给药;其次为气管内给药,药量是静脉给药的2一2. 5倍,并用lOml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稀释。大部分血管活性药和抗心律失常药均可经此途径;如果静脉和气管内插管未建立时,才采用心内注射给药;一岁以内的小儿可经过胫骨骨髓腔内给药。

4、有效CPR指征:可触及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面色由紫纷变为红润;瞳

孔由大变小;睫毛和对光反射攀复、眼球四肤有活动表现;出现自主呼吸;呼气

末C02(ET-C02)突然升高20mmHg是自主循环重建的最早指征。多学科、个体化综合治疗是患者康复的关键。

心肺复苏的目标是恢复患者神志和各器官功能,最终恢复患者的生活能力和

工作能力。由于心脏骤停后的缺血和心跳恢复后引起的再灌注可使重要器官如

脑、肺、肾功能产生进一步损伤,由多学科参与的个体化治疗显得非常重要。比

如神经内科协助下的脑保护和脑功能恢复;心内科医生对原发心脏病的治疗;呼

吸科指导下的呼吸机治疗;肾内科协助下的肾功能维护;听取产科医生对孕妇母

婴安全措施的建议;外科各专科协助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等。

有组织、高效率和装备合格的急诊医疗体系是保障

提高公众急救复苏意识,加强院外特殊人群,如警察、消防员、保安人员、

空中服务人员等CPR技能和便携式自动体外除颤器( AED )应用的培训,可明显

提高医院外碎死的复苏成功率。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各级急救医疗系统(EMS ),做到可随时有效启动。2000年指南中推荐在5年内发生过1例心肺功能停止的地区或单位应配备AED。

现场CPR方法:ABC:

A(Airway)维持呼吸道通畅

心搏-呼吸骤停的快速判断,要求在5秒钟内完成:突然倒地(或意识丧失);自主呼吸停止;颈动脉搏消失。(图2)

拍打肩部,凑近耳边大声呼喊:“喂!你怎么了?”,如认识对方,可直呼其名。如无反应,则掐人中穴。如均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图3)

高声呼救:如确定意识丧失,应高声呼救:“快来人呐!救命啊!”。让人拨

打120急救电话。第一目击者必须在病人身旁,开始徒手心肺复苏的救助。(图

4)

抢救的体位要求:(1)呼救的同时,应迅速将病人摆放成卧位;(2)翻身时整体转动,保护颈部;(3)身体平直,无扭曲;(4)摆放的地点:地面或硬板床。

维持呼吸道通畅。

(1)取仰卧位;

(2)检查口鼻气道有无阻塞。松开伤员衣领、内衣、裤袋等。

压额提颏法保证气道通畅(如图5)

图6:清除异物图7:检查呼吸图8:口对口呼吸

(3)如发现气道异物,可用背击法、指扣咽喉法、推压腹部法清除。以指

扣咽喉法为例:先使伤员头仰起,以一手拇指和食指将伤员的舌连下领拿住并上

提,用另一手将异物取出(如图6)。若仍不能保证气道通畅,可开放气道,做

气道插管。

(4)若伤者呼吸停止,应紧急采用心脏复苏术予以救治。CPR是挽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急救技术,分为两部分,一是人工呼吸法,二是胸外心脏按压法,两

者结合有节奏地交替重复进行(如图)

检查呼吸方法:将脸颊靠近伤者口鼻,距离大约3厘米,检查10秒;观察

胸腹起伏,聆听呼吸声,感觉呼吸气流;如伤病者没有呼吸,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B(breathing)人工呼吸:

通过上述方法检查无呼吸,立即给予2次口对口呼吸。(图8)

C(circulation)人工循环

检查脉搏,以中指及食指并排放在喉结上方后向外侧滑约一指宽的距离,到

一下凹处轻压约5-10秒,以感觉脉搏的跳动(图9),若有脉搏,继续下一个人

工呼吸步骤,若无脉搏,则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图10).

有效的心脏按压能维持心脏充盈和搏出,诱发心脏的自律性搏动,并可能预

防生命重要器官(如脑)因较长时间缺氧而导致的不可逆性改变。推荐按压频率

为100次/分,无论是一人复苏还是两人复苏按压/呼吸比均应保持在15: 2。

图12:按压点定位2图1及:按压点定位3图14:按压点定位4

按压点定位及按压方法:

(1)食指中指合并沿肋弓上移至剑突处(心窝处)相交。(图11)

(2)将右中指压于剑突处,食指紧靠中指定为不动。即:剑突上两横指距离(图12),亦即病人胸骨中下1/3段交界处。

(3)将左手的掌根紧靠在食指旁,掌根的位置在胸骨中线。(图13)

(4)掌根就位后,将右手的食指、中指移开,双手重叠并将手指翘起,以

、免压到肋骨造成骨折。

(5)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体重和肩膀力量垂直向下挤压,使胸骨下陷4CM, 略停顿后在原位放松,但手掌根不能离开胸壁定位点。连续作15次心脏按压,

再口对口吹气二次后按压心脏15次。如此反复。(图10、图14)

小儿按压可用单手指按压,新生儿可用两个指头按压。

按压频率:成人80-100次/分,小儿100次/分,新生儿120次/分。

按压深度:新生儿2CM,儿童3CMo

评估:检查瞳孔,复苏是否有效:(1)颈动脉出现搏动;瞳孔由大变小;紫绀减退,自主呼吸恢复;收缩压60mmHg以上复苏有效。

B, C过程反复四次后,作评估:脉搏是否恢复、呼吸是否恢复。若未恢复,

重复B, C过程。

心肺复苏注意事项:

心脏按压部位要正确,用力要均匀,不宜过轻或用力过猛,以免造成无效

按压或发生肋骨骨折、气胸、内脏损伤、胃内容物返流等.

心脏按压时间为每一按压与放松周期的1/3,放松时间为2/30

在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注意与胸外心脏按压的配合。按压与人工呼吸

的比例是15:2。.

呼吸复苏失败的原因是呼吸遭,阻塞和口对口接触不严密。

(二)止血

成年人全身血容量约为4000一5000m1,如出血达到800一1000m1,就有危险。

临床表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冷、呼吸急迫、口唇紫纷、心慌等、严重者可进入休克状态。

1、出血的种类:(1)动脉出血:鲜红色,压力高呈喷泉状,随心脏搏动向

外射出,发生在近心端;(2)静脉出血:暗红色,不间断、均匀、缓慢的流出,

发生在远心端;(3)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整个创面外渗,创面上有许多细小血

滴,可自行凝固。

2、止血方法

(1)一般止血法:清创,消毒叶包扎

(2)指压止血法:用拇指压住出血血管的近心端,以压闭血管,阻断血流。

此法仅适合于动脉出血的急救,压迫时间不宜过长。

各部血管出血的压迫点

部位

压迫点

面部

下颌角处面动脉

颞部

耳前正对下颌关节颞动脉

颈部

颈根部器官外侧颈动脉,向后向内压

腋窝肩部

锁骨上凹处锁骨下动脉

前臂

上臂肱二头肌内侧肱动脉

首长手背

一手压住腕关节内侧的桡动脉,另一手压腕关节外侧的尺动脉

手指

手指屈入掌内呈拳头状,或压迫手指的两侧

大腿

大腿根部中间股动脉,向后压

小腿

腘窝处腘动脉,向前压

腿部

踝关节处胫动脉

(3)止血带止血法:将受伤肢体抬高2分钟、垫衬垫一结扎

注意A、止血带应放在伤口的近心端;B.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

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

止血带扎在其上;C、要扎得松紧合适,一般以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或出血停

止为度;D、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肤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小时(上肢或

下肢)放松2一3分钟;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E、要有上止血带的标志,注明上止血带的时间和部位。

(4)填塞止血法:用纱布等填塞加压叶包扎

多用于静脉出血。

(三)包扎

包扎术是战场救护及家庭救护中的基本技术之一。常用的包扎材料有绷带、

三角巾、多头带、丁字带等。

1、绷带包扎

普通绷带借助物理作用,达到固定与治疗患部的目的。如固定敷料、出血伤

口的加压包扎、肢体支持与悬吊以及和夹板、石膏一同应用固定骨折等等。运用

绷带包扎机体的各个部位,要求牢固、舒适、整齐、美观并符合节约的原则。

(1)绷带包扎注意事项

A、绷带包扎前的准备:包扎部位必须保持清洁干燥,对皮肤皱璧处,如腋下,乳下,腹股沟等处应用棉垫、折叠纱布遮盖,骨隆突处用棉垫保护。

B、绷带包扎的体位:在满足治疗目的的前提下,病人位置应尽量舒适。对、

肢体应保持功能位或所需要的体位。

C、绷带选用:根据包扎部位选用不同宽度的绷带。手指需用3厘米宽,手、臂、头、足用5厘米宽,上臂、腿用7厘米宽,躯体用10厘米宽的绷带。

D、包扎操作:一般应自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开始处作环行两周固定绷带头,以后包扎应使绷带平贴肢体或躯干,并紧握绷带勿使落地,包扎时每周用力要均匀适度,并遮过前周绷带的1/3-1/2,太松易滑落,太劲易至血运障碍。一般指、趾端最好暴露在外面,以观察肢体血循环情况。包扎完毕,要环形包绕两周用胶布固定,或将绷带端撕开结扎,但注意打结处不应在伤处及发炎部、骨突起处、四肢内侧面、病人坐卧受压部位极易受摩擦部位。

E、绷带拆除:拆除绷带应先自固定端,顺包扎相反方向松解,两手相互传

递绕下,在紧急和绷带已被伤口分泌物浸润干涸时,可把绷带剪开。为了节约起~

见,如果绷带还干净,可重新卷起再用。

2、绷带基本包扎方法

(1)环形包扎法:用于肢体较小或圆柱形部位,如手、足、腕部及额部,亦用于各种包扎起始时。绷带卷向上,用右手握住,将绷带展开约8cm(图1),

左拇指将绷带头端固定需包扎部位,右手连续环形包扎局部,其卷数按需要而定,

用纹布固定绷带末端。

(2)螺旋形包扎法:用于周径近似均等的部位,如上臂、手指等。从远端

开始先环形包扎两卷,再向近端呈300角螺旋形缠绕,每卷重叠前一卷2/3,末

端胶布固定(图2).在急救缺乏绷带或暂时固定夹板时每周绷带不互相掩盖,

称蛇形包扎法。

(3)螺旋反折包扎法:用于周径不等部位,如前臂、小腿、大腿等,开始

先做二周环形包扎,再做螺旋包扎,然后以一手拇指按住卷带上面正中处,另一手将卷带自该点反折向下,盖过前周1/3或2/3,每一次反折须整齐排列成一直线,但每次反折不应在伤口与骨隆突处(图3)。

(4)“8”字型包扎法:用于肩、肘、腕、踝等关节部位的包扎和固定锁骨骨折。以肘关节为例,先在关节中部环形包扎2卷,绷带先绕至关节上方,再经屈侧绕到关节下方,过肢体背侧绕至肢体屈侧后再绕到关节上方,如此反复,呈“8”字连续在关节上下包扎,每卷与前一卷重叠2/3,最后在关节上方环形包扎2卷,胶布固定(图4-8)。

(5)反回包扎法:用于头颈、指端和肢体残端,为一系列左右或前后反回包扎,将被包扎部位全部遮盖后,再作环形包扎两周(图9)。

其他绷带:,

(1)弹性绷带:弹性绷带一种由弹性纤维织成的特殊软绷带,规格有7. 5cm

×225cm> l0cm×225cm两种。主要用于创伤后肢体肿胀、肢体静脉回流障碍以及四肢淋巴水肿。

(2)石膏绷带:石膏绷带是常用的外固定材料,含脱水硫酸钙粉末,吸水

后具有很强的塑型性,能在短时间内逐渐结晶、变硬,维持住原塑型形状,起到

固定作用。粘胶石膏绷带是将胶质粘合剂与石膏粉完全混合后牢固地粘附在支撑纱布上而制成。除了石膏完善地粘附在支撑织物上而节省材料外,绷带的处理更为清洁舒适,其性能远比石膏粉绷带优越,目前已广泛使用。’-

4、三角巾使用方法

(1)头部:三角巾、风帽式、面具式;(2)背部;(3)上肢;

(四)固定

1、骨折的判断

(1)剧烈的疼痛:由于骨折处的尖端刺伤周围组织的血管、神经,活动时

骨折局部剧烈疼痛,并有明显压痛、肿胀。几

(2)畸形:骨折部位在肌肉的作用下,形态改变,如成角、旋转、肤体缩

短等。

(3)骨摩擦音及骨摩擦感:骨折断端相互碰触时出现的声音和感觉。严禁有意去做此项检查。

(4)功能障碍:骨的支撑、运动、保护等功能受到影响或完全丧失。

2、常见骨折的固定方法

(1)脑骨(上臂)骨折固定法:夹板固定法:用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

外两侧(如果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上臂外侧),用绷带或三角巾等将上下两端固定。肘关节屈曲90度,前臂用小悬臂带悬吊。

(2)尺、挠骨(前臂)骨折固定法:夹板固定法: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

至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的内外侧(只有一块夹板,则放在前臂外侧)并在手心放好衬垫,让伤员握好,以使腕关节稍向背屈,再固定夹板上下两端。屈肘90度,用大悬臂带悬吊,手略高于肘。

(3)股骨(大腿)骨折固定法:无夹板固定法:伤员仰卧,伤腿伸直,健肢靠近伤肢,双下肢并列,两足对齐。在关节处与空隙部位之间放置衬垫,用5-7条三角巾或布条将两腿固定在一起(先固定骨折部位的上、下两端)。足部用三角巾“8”字固定,使足部与小腿呈直角。

(4)脊柱骨折固定法:不得轻易搬动伤员。严禁一人抱头,另一人抬脚等不协调的动作。现场处理原则是:背部受到剧烈的外伤,有颈、胸、腰椎骨折者,觉不能试扶着让病人做一些活动,以此“判断”有无损伤。一定要就地固定。

(5)头颅部骨折:伤员静卧,头部可稍垫高,头颅部两侧放两个较大硬实的枕头或沙袋等物将其固定住,以免搬动、转运时局部晃动。

3、骨折临时固定的注意事项

(1)如为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在包扎、最后再进行骨折固定。

(2)下肢或脊柱骨折,应就地固定,尽量不要移动伤员。

(3)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固定骨折的近端,后固定骨折的远端(如固定顺序相反,可导致骨折再度移位)。

(4)夹板等固定材料不能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垫、衣物等柔软物垫好,尤其骨突部位及夹板两端更要垫好。

(5)固定四肢骨折时应露出指(趾)端,以随时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如有苍白、紫绀、发冷、麻木等表现,应立刻松开重新固定,以免造成肢体缺血、坏死。

(五)搬运

1、对搬运转送病人的要求

(1)首先必须妥善处理好病人(如外伤病人止血、止痛、包扎、固定),才能扭动。除非立即有生命危险或救护人员无法在短时间内赶到,都应等救护人员先处理病情稳定后再转送医院。

(2)在人员、器材未准备妥当时,切忌搬运病人,尤其是搬运体重过重和神志不清者。否则,途中可能因疲劳而发生滚落、摔伤等意外。

(3)在搬运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病人的表现,如气色、呼吸等,注意保暖,但也不要将头面部包盖太严,影响呼吸。

(4)在火灾现场浓烟中搬运病人,应匍匐前进,离地面约30厘米以内,这里烟雾稀薄,否则容易被浓烟呛住。

2、常用的搬运方法:(1)担架搬运;(2)徒手搬运

切忌对脊椎受伤的病人随意搬动。

第五课 人民防空基本防护手段

一一消除灾害后果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幅员广,一旦转入战时,各种物资供应就会紧张,

尤其是在特定的条件下,针对在短期内需要量大的特种商品,更是难以保障。如

几年前的“非典”,就出现了口罩、部分药品紧张的局面。这毕竟是和平时期,

可以加班紧急生产,战时就不一样了,可能面临生产厂房、机器设备被炸毁的局

面,因此,供应将更加紧张,所以学会利用家庭一般常见、常用的基本材料,自

己动手制作必要的防护器材,对在战时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

义,下面我们就如何利用家庭常用、常见的材料,自己制作简易防护防护器材做

点探讨。

一、个人简易防护器材的制作

简易防护器材是指在缺少专用防护器材的情况下,利用生活中常见或者易购

的就便材料自己制作的一类个人防护器材。它包括呼吸道防护器材、防毒眼镜和

皮肤防护器材等。、

(一)防毒口罩的制作

1,装料防毒口罩。用纱布或毛巾制成口罩,内装活性炭或者碎石灰、锯木

屑、木炭、棉花等滤料,最好使用外加一层用小苏打水浸泡并拧干的小方巾垫入

(战时大部分毒剂在碱性条件下极易水解成无毒),然后缝好,从纱布两端剪出

30-50厘米的开口,形成头带。必要时可缝好固定。绑好固定在头上。

2、浸药口罩。浸药口罩既可将药液浸渍于现成的口罩上,亦可将浸药毛巾

折叠成一定形状后缝制而成。药液一般是低浓度的碱液或肥皂水,织物口罩浸渍

后要拧干。为保证气密,在口罩鼻梁部位应加压条或填加两块棉花或纱布。

3,铁丝框密封口罩。即用稍粗一点的铁丝,结合自己口鼻和脸的形状,制

作一个孤形铁丝环,系好固定带,可把任何厚薄的棉织物在稀小苏打溶液中浸湿,

微干,贴脸部加一层干毛巾或手帕,然后塞进铁丝框内用铁丝框扣紧,系好固定

带,就能起到一定的防毒作用。

(二)防毒眼镜的制作

用较粗的铁丝做成眼镜框,镜框上缠上一层柔软材料(如棉花)使之与皮肤密

合,用胶布将剪成镜片状的透明塑料片或现成镜片贴合在镜框上,再系上两条带

子即可。除选用材料自己制作外,防风镜、游泳潜水镜也可作简易防毒镜使用。

(三)简易皮肤防护器材的制作

简易皮肤防护器材的作用,是防止毒剂和放射性灰尘直接溅落在皮肤上,它不能防染毒蒸汽。制作简易皮肤防护器材,尽量采用隔绝材料,包扎时要注意气密性并方便解脱。手部防护可使用橡胶手套、皮手套和棉手套,但医用手套和塑料薄膜不宜使用。脚部防护可用劳保靴套、胶鞋和长筒雨鞋,必要时可用布片、塑料布等耐磨性材料做成简易“绑腿”进行下肢防护,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雨衣、皮衣服、防尘服或塑料布、帆布在紧急情况下都可用于防护身体。毯子、大衣、被子、雨伞等可用来保护全身。帽子、围巾对头部也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使用简易防护器材时要注意尽量减少暴露皮肤,捆绑牢固,便于解脱,通过染毒地域时间尽可能减少,使用后焚烧或掩埋。

(四)简易防毒面具的制作

简易防毒面具是用透明塑料袋做面具罩体,用滤毒、滤烟材料装填仿造成滤

毒罐的形式制成的防毒面具。其制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备料:准备好所需的各种材料。

1、滤毒材料:可选下列材料中任意一种。

石灰土颗粒:把等量的生石灰与粘土混合均匀,加水制成块状,阴干、破碎,

取直径1毫米颗粒,浸泡碱性药液中(肥皂水、碱水、小苏打水),饱和后取出

阴干。

活性炭材料或者木炭,最好碱性药液浸泡一下。

2、滤烟材料:锯末:筛选0. 6-1. Z毫米的锯末;棉花、棉绒织物、泡沫海绵等。

3、隔绝材料:面罩:有一定强度且柔软,不透气,能罩住头部的透明塑料

袋。竹筒、易拉罐等均可。

4、坚固密封材料:胶布、铁丝、松紧带、棉花、弹性强的橡胶布等。

第二步制作

罩体可选用塑料布、人造革、橡胶布、桐油布等有一定强度且柔软不透气的

材料,按自己面型的尺寸进行剪裁后,装上再用松紧带做成T形头带。量出相应

的长度,分别密合在罩体上。然后,将面罩下领部位与滤毒罐紧密结合,用胶布

固定住,再在滤毒罐上增加两条固定带,以便配戴的稳定性。

二、个人防护器材的穿戴

(一)简易个人防护器材的穿戴要求

简易防护器材的穿戴主要注意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扎好“三口”,即颈口、袖口和裤脚口,同时要做好面部防护,重点是呼吸道和眼部的防护,尽量减少皮肤外露。

(二)制式个人防护器材的穿戴要求

一是时间要求,要求时间尽量快;二是气密性要求,穿戴完毕要保持气密;

三是要求脱防毒衣必须面对上风方向,原因是因为经过毒区的防毒衣已经染毒,

离开毒区脱衣时,衣服表面毒剂挥发,如果不面对上风方向,挥发的毒剂将会被

吸入。

(三)制式个人防护器材的穿戴动作要领

制式军用个人防护器材穿戴动作要领可归结于掌握十一个字,即“立、取、

展、提、捅、插、系、背、戴、缠、套,,。

(1)立:听到准备的口令,人员迅速将防毒衣左肩右肋,一防毒面具右肩左肋佩带好,成立正姿势站立;

(2)取:听到“毒剂!”或“全身防护!”口令后,迅速弯腰成半蹲姿势,

并同时取下防毒衣袋和面具袋,脱掉鞋子,将防毒衣袋和防毒面具袋分别放于前

面心·

(3)展:左手按住袋底,右手迅速从防毒衣袋中取出防毒衣,并提于防毒

衣头罩部分,向前送出,展开防毒衣;

(4)提:展开衣服后,两手分别提起防毒衣的两侧;

(5)捅:两腿分别从衣服两侧的裤腿必直捅入,尽量到最大桶入限度为止;

(6)插:两手同时从衣服的两衣袖插入,同时起跳,起跳中,臀部尽量后

翘,两手尽力向上、向前前撑,协调配合,直到脚入衣服鞋底,衣服肩部上肩;

(7)系:弯腰系好鞋带,起身腹部前挺,两手配合,将胸前衣服的胸一巾布折叠从一侧纳入,并同时将尼龙搭扣对齐往抹,使其沾好、沾严密,再系好腰带;

(8)背:弯腰将脱下的鞋子对扣装入装衣服的袋子扣好,提起面具和衣服

袋,按佩带要求戴好,注意不要让防毒衣帽压于背带下;

(9)戴:即戴面具,左手托住面具戴底部,将其移至胸前,右手打开面具

袋,取出面具,双手配合将面具戴好(戴面具的动作要领如下:听到“戴面具!”

或者“毒剂!”的口令,迅速做好两“闭”一“停”,即闭眼、闭嘴,停止呼吸,

按上面的要求取出面具,两手大拇指分别贴于面具两侧,其他四指贴于面具外侧,

下额前伸,先将面具人体下颗与面具下额重合,然后左手按住面罩,又手提拉松

紧带,移至脑后部,猛呼一口气即可);

(10)缠:戴好面具后,两手配合,将衣服头罩边缘顺着面罩理顺(防止遮

盖眼眶,影响视野和气密),将颈部所余部分从颈带起始的一边纳入,双手配合

将颈带从袋子背带下面缠好将尼龙搭扣扣好即可;

(11)套:将两袖口外侧翻开,将拇指套入套环,戴好手套,再将外侧覆盖

在手套上即可。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